

英国著名的“牛津圈”因名校云集成为择校家长的必争之地。
最新研究發現,英格蘭大約三分之一(32%)的專業人士會“孟母三遷”,遷往他們認爲有好學校的地區。
現象:中産階級最擇校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8日报道,萨顿基金会的研究显示,18%的父母早已经迁移到某一所特定学校的指定招生范围居住。
有2%家长承认购买第二个房産,用这个地址申请指定学校。教育慈善组织“政策转换”(The Policy Exchange)说,与其指责为儿女选择最好学校的家长,不如把焦点锁定在改善贫穷地区的教育质量。
这个名为《父母力量?利用金钱和信息促进儿童教育成功机会》的报告是研究机构YouGov对1173名家长进行调查的结果。萨顿基金会对有关结果的分析发现,3%的父母承认利用亲戚的地址来让儿女进入某一特定学校。
有6%父母承认参与教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进入教会学校,虽然他们过去从不去教堂。这些父母当中10%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最上层。
报道指出,这些专业阶层的父母很多都作出“文化资产”的金钱投入,让子女每周参加音乐、戏剧、体育和其他校外活动。
超过三分之二(68%)专业人士都这样做,相比之下,工薪阶层父母(47%)和低收入父母(31%)较少这样做。
後果:影響社會公平
萨顿基金会主席彼得·兰普尔说:“这项研究发现有钱人积极选择接近好学校的房産,聘请家教以及确保子女补习课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些对其他家庭来说往往难以负担。”
他说:“学校选择和文化资产对社会流动和往后的成功都很重要。他们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蘭普爾還說:“如果要讓每個兒童發揮所長,教育就不僅僅在于學校本身,而提供平等的學校選擇和課外活動機會也很重要。”
報告作者之一貝基·弗朗西斯教授說:“我們的研究顯示購買力強的家長破壞公平機會的程度有多大。”
她还说:“一些家长有能力使用财政资源为孩子获取成功,阻碍了社会流动,因此必须正视和应对社会遭受的损害。”
對策:政府主導縮小教育差距
不过,来自智库组织“政策转换”的尼克·菲斯说:“不应该对试图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加上标签。”他说:“一些人只是想改善自己孩子的前途,他们不应成为替罪羊。”
萨顿基金会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学校发布申请及入学的社会经济资料,鼓励学校涵盖更多阶层的做法。另外,报告还要求政府改善工薪阶层获取信息的范围和质量;而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对学生的补助,为通过收入审查的家庭提供代金券,让工薪阶层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额外的学习和文化活动。(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