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新國九條”,徹底激發了多頭的熱情。昨天,在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的利好帶動下,滬深兩市股指迎來了久違的放量大漲行情。更讓投資者欣慰的是,盤面上出現了權重股與題材股齊飛的現象,而兩市成交量也明顯放大。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大漲41.73點,漲幅2.08%,收于2052.87點,總成交額880.97億元;深證成指漲155.7點,漲幅2.17%,收于7318.14點,總成交額881.23億元;創業板指數也上漲了19.7點,漲幅1.57%,收于1278.28點,總成交額158.35億元。這是今年4月以來,滬深股指首次出現單日超過2%的漲幅。
“我手上的藍籌股總算漲了,但離解套還遠啊!”昨天,國信證券三裏河營業部一位投資者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2000點關頭出台的“新國九條”救市意圖明顯,但接下來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其帶來的利好能夠帶領A股走多遠?
昨天,A股市場呈現普漲格局。許久不見的“煤飛色舞”行情,最先映入投資者眼簾。煤炭股的漲幅居兩市之首,有色金屬特別是鎳漲價概念股更是全面井噴。在滬深股指強勢拉升的帶動下,兩市近60只個股出現漲停。
分析人士稱,兩市以大陽線迎接“新國九條”,說明“新國九條”確實具有重大意義,這是在給市場指明方向。有機構撰文指出,未來,隨著新“國九條”逐步落實,將顯著提升A股市場的吸引力,穩固投資者信心。在央行提出有序打破剛性兌付、資金加速從非標資産流出的背景下,增量資金入市將可期。
財經晨譚
新政意義不在于
簡單的漲或跌
沸騰過後,A股市場接下來會怎麽走,成爲昨天很多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一位職業股民表示,總算趁著大漲出了點貨,經曆這麽久的下跌已經快熬不住了。他擔心,“新國九條”依然是“一日遊”行情。
資本市場永遠是現實的,也是短視的。上周五,“新國九條”發布過後,在各路人士的評價中,大家都很“客氣”地將其對股市的影響解讀爲“偏中性”。因爲,如果你想從“新國九條”中尋找到直接的、短期的、有力的救市政策,幾乎注定會失望。
但是,“爲資本市場注入信心”這一初衷,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去。此外,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還是會驚喜地發現,情況似乎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中國資本市場曆史上出現過幾份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文件,無一例外,都是國務院頒發的。也都無一例外,爲資本市場指明了未來方向。
“新國九條”也是如此。盡管其涉及的金融産品、參與機構、對外開放、風險防範等並未落實細則,但從改革目的來看,其不僅是從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出發,更隱含了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的意義。
聯想到箭在弦上的IPO會發現,在資本市場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管理層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如此決絕地要無視市場情緒重啓IPO。而未來,IPO注冊制將是大方向。通過發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建設、擴大對外開放程度等等,管理層意在構建新的、健康的、能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也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股市生態系統。這將對A股市場的融資者行爲、投資者行爲、盈利模式和估值體系産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新國九條”的意義在于中長期發展,而非短期內簡單的漲或跌、多或空。客觀地說,在現階段,IPO即將開閘加上優先股輪番“轟炸”,羸弱的A股會繼續“熬底”。
新國九條是中國資本市場強心劑
昨晚,新華網發布述評文章,在回顧十年前“老國九條”爲資本市場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紅利後,評論升級版“新國九條”的發布無疑給中國資本市場打入一針強心劑。並寄語,光說不練假把式,一個再好的政策也貴在落到實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緊迫性與複雜性,注定其必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也在無形中對各地區各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只要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勁,定能迎來中國資本市場又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王潔
(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