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好糧油”要想在全國市場搶占C位,舉全市之力共育好品牌,是必由之路。
普通大米市場價2元一斤,“鲶魚溝”堿地大米卻能賣到5元每斤;肇源大泡底的5萬畝稻米作爲雀巢米粉的原料,價值翻了好幾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究其原因——品牌的力量。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是新常態,而品牌則是質量的體現。
品牌是产品理念、价值及企业家精神的展示,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是企业乃至地区竞争力的綜合标志,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大慶好糧油”要想在全國市場搶占C位,舉全市之力共育好品牌,是必由之路。

“大庆好粮油”产品(央廣網发 大庆市委宣传部 供图)
大庆農業品牌建设驶上“快车道”
農業提质增效,品牌是关键。去年,農業农村部对2021年首批拟予登记保护的18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公示,来自大庆市的肇州猪肉、双榆小米、肇州香瓜3个产品名列其中。
近年来,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强化龙头引领等举措,大庆的農業品牌建设正蓬勃兴起。
全市“三品一標”數量585個,其中有機食品97個,綠色食品193個,無公害農産品285個,地理標志11個。“三品一標”種養基地集群效應逐步形成。全市已建成包括120萬畝水稻、50萬畝玉米和50萬畝大豆等5個國家級綠色食品標准化原料基地;標准化規模養殖場682個,其中國家級標准規模養殖示範場26個。
目前,大慶擁有肇源大米、他哈拉大米、古龍貢米、托古小米等九大地理標志,“肇源大米”區域品牌價值評價83.53億。古龍貢米、肇州大瓜子、連環湖鳙魚榮獲首屆黑龍江省農産品地理標志十大區域品牌。
近年來,大慶市大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産“三品一標”工程建設,實施品牌強農戰略,肇源大米、肇州糯玉米、托古小米、大同板藍根、“鲶魚溝”堿地大米、中農興和蛋品、老街基雜糧、笨嘴豬肉等“慶字號”農産品逐步在市場上叫響,産品溢價能力不斷提升。
老街基爲不斷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實施了“文化+品牌”戰略,打好“綠色生態、鄉土氣息、東北文化和青春時尚”四張牌,開發八大系列200多個款新産品。“肇州糯玉米”“肇州大瓜子”獲得地標品牌,“老街基”評爲省級著名商標、名牌産品;企業和産品品牌價值分別達到1.37億元和7.97億元。

有机小麦粉产品(央廣網发 大庆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打造區域品牌上持續發力
2017年,全國區域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大慶共有4個項目獲得評價,其中“肇源綠特色食品”區域品牌價值評估爲15.85億元;“肇州綠色食品”區域品牌價值評估爲9.21億元。
相对应的,“鲶鱼沟” “乾绪康”和“娄家寨”的绿色有机大米、小米、杂粮、大雁、河蟹等产品,作为绿色有机产业集群的代表,也成为架构肇源绿色有机品牌集群的中坚力量,不断提升着肇源绿色食品的区域品牌价值。
肇州的一口猪、亚太粮油、兴和生物科技、老街基、博太生物科技、托古食品等農業企业,作为肇州县的“当家产品”参加近几年的哈博会都收获颇丰,其中仅兴和生物就获得了2亿元的项目投资,区域品牌价值日渐彰显。
同時,杜蒙縣聚焦發揮奶牛和牛、優質水稻、特色水産等基礎優勢,林甸縣聚焦發揮現代牧業、特種養殖等基礎優勢,大同區聚焦發展中草藥、棚室果蔬、奶山羊、優質糧食等基礎優勢,分別打造區域特色鄉村産業集群。
大慶市市場監管局還定期到縣區開展“構建富農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專題培訓班,旨在加強縣域地理標志運用,打造區域地理標志品牌。
各縣區也在持續發力,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區域品牌。
比如林甸縣市場局在推動“林甸大米”從商標向區域農字號品牌轉變提升,大力推行“公司+商標品牌(地理標志)+農戶”産業化經營模式,加大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力度,推進行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引導商標密集型産業發展,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本地自主品牌。

“鲶鱼沟”碱地大米(央廣網发 大庆市委宣传部 供图)
從政府到企業都在做優品質上下功夫
品牌的核心是品质,做强品牌关键是做优品质。如今,大庆的農業从业者和企业家都有这个认知,也都在品质上下足了功夫。肇源县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依托“C2F”农产品营销体验让“鲶鱼沟”全国出名;杜尔伯特江湾乡,下大力气引导农户统一良种、提高品质,水稻价格每斤较周边高出2角钱以上,仅此一项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肇州县新福乡是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甜瓜示范村镇,坚持种安全瓜、放心瓜、好吃瓜,实现从种到收“五统一”,还专门成立农民香瓜协会、设立香瓜交易市場,每年5到7月吸引全国瓜贩进货。
以“鲶魚溝”堿地大米爲例,已在北京、山東、河北、廣東、天津等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派駐人員,建立前沿産品服務團隊,現與全國各地中石油昆侖好客、中石化易捷店、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合作。
“鲶魚溝”承諾,如因質量問題引起的消費者投訴,一定會在24小時內做出響應並積極解決。大慶糧油企業對品牌信譽度的高度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記得那年客戶訂了五千箱瓜子,全部加工出來,都已經要發貨了,卻在抽檢的過程中,發現質量不太合格。我就毅然決然地把這批瓜子都‘廢’掉了,就爲了維護品牌的形象,得到更多客戶的認可。”“老街基”創始人張雪松深有感觸。
不論日常亦或重大節日,大慶市場監管部門都會對本地超市、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資市場及“三品一標”獲證企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比如,檢查是否有違規用標、超範圍用標等不規範用標的行爲,維護“三品一標”的品牌形象;對全市轄區內的“三品一標”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生産操作規程、生産記錄、加工、儲存等環節是否符合規範進行嚴格檢查;並嚴格對綠色食品企業開展年檢、年審。
在確保産品質量方面,大慶還積極引導企業完善産品質量追溯體系,目前全市已有53家有機、綠色食品企業進駐了黑龍江省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
品牌是人、技術和商業的高度融合。品牌也是一種價值承諾,要滿足消費者潛在的身份認定和心理需求,國外品牌最成功的不是他制造了某種實物,而是他們品牌運作的思想高度、品牌文化、營銷運作的娴熟,成就了品牌背後的高價值,並且成功完成了品牌與目標消費者之間的無縫對接。
“大慶好糧油”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