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OPEC+會議決議減産200萬桶/天,遠超預期帶動布倫特原油價格周內上漲10美元/桶。OPEC+內部表現減産挺價的決心,有望對油價形成有力支撐。歐美面臨進一步的高通脹壓力,經濟數據下滑,美國釋放1000萬桶SPR石油應對OPEC+減産,2022年內SPR已減少1.8億桶,後期釋放空間及對原油供應端的減壓空間有限。隨著歐盟對俄第八輪制裁的落地,歐盟內部對俄油價格上限無法達成一致,預計實際影響有限。近期俄烏沖突再度加劇,油價有望在供應收緊及地緣政治影響下高位震蕩,積極推薦中國海上油氣龍頭,推薦具有油氣資源的龍頭企業。同時,油價上漲,油頭公司能源成本增加,煤炭價格較爲穩定,美國天然氣、乙烷價格走低,利好煤化工龍頭企業及乙烷深加工龍頭。
▍OPEC+減産落地,有力支撐油價上漲。
2022年10月5日,OPEC+月度會議決定自2022年11月起,將石油總産量日均下調200萬桶。同時,OPEC+宣布本輪減産協議的有效期將延續至2023年12月末,將技術委員會會議由每月召開一次改爲每兩個月召開一次,但技術委員會隨時有權召開臨時部長級別會議。與此前9月會議上決議減産10萬桶/天相比,此輪減産是2020年以來首次大規模減産,減産規模相當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此次減産中,俄羅斯與沙特的基准下調幅度最大,爲52.6萬桶/日,其次爲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等中東國家。由于此前OPEC+增産幅度不及預期,預計此次的實際減産量小于200萬桶/天,根據我們測算實際減産量約爲80-90萬桶/天。此輪減産落地充分表現了OPEC+內部團結一致減産挺價的決心。短期來看,10月3日-7日當周布倫特油價上漲10美元/桶,反映了供應端變化對油價的強烈影響,長期來看,OPEC+釋放加強合作的信號有望對油價形成有力支撐。
▍美國通脹及衰退壓力凸顯,多舉措應對油價上漲。
2022年4-8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幅度分別爲8.3%、8.6%、9.1%、8.5%和8.3%。高通脹壓力下,美國經濟數據放緩,出現衰退。油價此番上漲再次向美國施壓,多項舉措應對油價上漲。10月5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在總統拜登的指示下,能源部將在下個月從戰略石油儲備(SPR)中再向市場提供1000萬桶石油,屬于此前宣布的1.8億桶計劃的一部分。根據EIA數據,9月30日當周美國SPR庫存減少619.4萬桶至4.164億桶,與年初相比已經減少了1.8億桶,在當前地緣沖突加劇的背景下,後期美國SPR釋放空間或相對有限。美國政府多次與本土油企進行協商增加資本開支,但油企保持謹慎,供應端無明顯改善。此前美伊談判無實質進展,原油供應端新增有限,進一步支撐原油供應端收緊的格局。
▍歐盟啓動第八輪對俄制裁,多方博弈可能引發供應端大幅波動。
歐盟委員會10月6日表示,歐盟已批准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禁止超過價格上限的俄羅斯石油通過海路運輸至第三國。但是歐盟各國仍無法就俄油價格上限達成一致,僅增加了運輸服務的石油上限。歐盟內部分歧進一步凸顯,我們預計俄油出口實際影響有限。若俄羅斯大幅減産或出台相應反制裁措施,油價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大幅波動。
▍國際政治風險加劇,油價有望波動上漲。
據新華社報道,9月27日“北溪”天然氣管道海上管線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發生泄漏,海面形成直徑1公裏的“氣泡圈”。據俄新社最新報道,10月8日克裏米亞大橋發生爆炸,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加劇。從北溪管道泄露到炸克裏米亞大橋爆炸,俄烏沖突有持續且擴大化趨勢,或將繼續推高國際油價,我們預計2022年10月-12月,油價有望維持在100-110美元/桶高位波動,長期來看,2023-2024年油價中樞有望隨著地緣政治事件的弱化波動下降,但中樞仍上移至曆史平均水平以上。
▍風險因素:
地緣政治加劇的風險,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風險,全球疫情防控不及預期的風險,下遊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
▍投資策略:
OPEC+內部表現減産挺價的決心,有望對油價形成有力支撐。近期俄烏沖突再度加劇,油價有望在供應收緊及地緣政治影響下高位震蕩,我們積極推薦中國海上油氣龍頭,推薦具有油氣資源的龍頭企業。同時,油價上漲,油頭公司能源成本增加,煤炭價格相比之下較爲穩定,美國天然氣、乙烷價格走低,利好煤化工龍頭企業及乙烷深加工龍頭。
(王喆爲中信證券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