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電材料産業已進入過剩周期
(日期:2023/6/11 16:52:53)
浏覽人數:1323 |
|
![]() |
一場以锂電材料産業周期爲主題的行業會議在成都舉辦。
6月6日至6月7日,一場以锂電材料産業周期爲主題的行業會議在成都舉辦。在会议现场,产能过剩、行业内卷、产业机遇成为参会企业讨论的重点话题。 “當前锂電池仍保持高速增長,但锂電材料已進入下一輪過剩周期。”高工锂電董事長張小飛在現場表示,“锂電産業持續三年的擴産潮,不管是锂電池産業還是四大主材環節,都累積了不少産能,到2023年一季度,相關企業産能利用率已經跌至40%至60%區間。” “這也意味著,企業40%到60%的錢投資在廠房建設、材料的流動庫存等方面,這三年面臨的壓力也非常大。”張小飛表示,目前行業企業普遍面臨現金流收緊,材料付款賬期延長等多重挑戰,同時,現階段行業新進入者項目延期比例較高。在此背景下,出海和儲能市場成爲锂電材料競爭的新戰場。 企業開始焦慮 不僅張小飛認爲當前锂電材料環節進入過剩周期,天賜材料董事長徐金富也在會上表示,锂電電解液在過去兩年産能瘋狂擴張,規劃産能超850萬噸,已開啓産能過剩的預警。 隨著各路跨界玩家湧入锂電賽道,行業加速內卷,産業鏈上的企業普遍感到焦慮。“現在各路英雄全部到這個賽道裏面,在另外的地方焦慮完了再來帶給我們焦慮。”徐金富在會上無奈的表示,锂電賽道現在有8.9萬家企業,僅2022年到現在一年半的時間,就新注冊5.8萬家企業。他感歎:“外面沒有進入這個賽道的人,認爲這裏遍地黃金,其實只是一個傳說。事實上,這個賽道並沒有想象中的好玩兒。” 此外,行業的“偷拿主義”即侵權行爲正成爲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由于當前锂電産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吸引衆多的資本進入其中欲分一杯羹,但這些入局者技術底蘊、儲備良莠不齊,導致産業技術路徑同質化嚴重。 “很多跨界過來的企業在該行業的技術沈澱、儲備極爲薄弱,進入之後自然難有大的突破和創新,更多選擇模仿,照葫蘆畫瓢,從而造成技術路徑的雷同,同質化嚴重也就順理成章了。”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建傑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 在李建傑看來,當前企業焦慮的點在于,一是對當前市場的憂慮,産能過剩導致供過于求,市場銷售情況將決定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二是對行業的憂慮,過多企業跨界進入導致産能無序擴張,行業的黃金發展期,也因爲過度內卷而大大縮短。因此在供過于求的發展階段,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出海和儲能成爲新戰場 在憂慮背後,出海和儲能市場成爲锂電企業新的希望。 在張小飛看來,“儲能的未來增長是超過動力電池的,且因爲客戶非常分散,不至于被壟斷,而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的出口增長數量,也讓産業鏈有機會一起走到海外去。” 李建傑同樣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出海及儲能的市場空間給锂電材料提供了兩大外拓的重要方向。“出海去占領國際市場,可以緩解國內锂電材料市場內卷的困局;儲能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提供了锂電池、锂電材料應用的新方向,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總體容量。” 而天力锂能也看好儲能的市場,天力锂能董事長王瑞慶表示:“锂電材料也是儲能的基礎,我們在四川雅安布局磷酸鐵锂就是面向儲能大市場,因爲儲能市場未來的空間是新能源汽車的至少五倍到六倍,所以我們在儲能市場加速布局,相信在近一兩年公司儲能的份額會占總收入的30%到40%。” 愛敏特新能源新材料研發部經理劉仲剛博士預計,2026年儲能電池市場規模將達2119億元,儲能電池的高速發展也推動儲能用負極材料的市場快速增長。 此外,在行業重壓之下,降本也成爲企業的求生之道,在徐金富看來,制造業的核心還是成本。企業唯有産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組織創新,才能真正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尤其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形成更大的溢價能力。
|
证券日报 贺王娟 |
|
![]() |
 |
|
中國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國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劃營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