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聚焦提高精品化率、精深加工率,咖啡産業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近年来,保山市聚焦提高“保山小粒咖啡”精品化率、精深加工率,全力组织实施咖啡产业集群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咖啡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种植面积14.49万亩,产量2.42万吨,綜合产值达90.68亿元,咖啡精品率提高到70%、精深加工率提高到85%。2025年上半年,“保山小粒咖啡”全产业链产值60.79亿元、同比增长107.33%。

保山市坚持以農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先后出台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设施農業发展的多项措施,成立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咖啡产业专班,强化全产业链谋划,加快“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構建“保山小粒咖啡”種植、加工、營銷體系,加快形成同市場化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咖啡産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編制出台保山市世界咖啡谷發展規劃,聚焦“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標志中認定的29個鄉鎮,打造保山市內怒江兩岸咖啡産業帶,帶動高黎貢山周邊區域發展,推動形成種植、加工、研發、體驗、三産融合的産業聚集區域。
近年來,保山市創新提出建設一個産業基地、一個加工園區、一個交易市場等“十個一”工作措施,科學謀劃布局100個特色咖啡莊園,在隆陽區、龍陵縣建設鮮果加工集中處理中心5個。以保山小粒咖啡文化産業園爲基礎,打造保山市咖啡精深加工園區,以雲南保山産業園區物流産業園爲核心,打造咖啡數字交易市場,優化咖啡産業結構。截至目前,保山市共有81戶咖啡企業,其中包括29戶精深加工企業。圍繞“咖啡莊園化、莊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思路,建成咖啡莊園22個,培育“中咖”“比頓”“景蘭”“高晟莊園”“白虎山”“佐園”等26個主要品牌,開發咖啡産品10余類、上百種,注冊咖啡商標600余個。
保山市積極發揮國家和省級咖啡重點實驗室、咖啡成果轉化中心、保山咖啡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優勢,加快“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化、標准化、科技化建設。目前,保山市已逐步構建起以地理標志保護産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爲區域品牌,企業自主商標爲個性化品牌的地理標志品牌體系。
在推進“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建設中,保山市先後制定保山小粒咖啡生産技術規程、雲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准咖啡果皮等行業和地方標准,逐步建立覆蓋“從種子到杯子”具有保山自身特點的咖啡標准體系,制定國家標准1項、省級地方標准14項、保山市地方標准22項、團體標准8項。同時,強化“保山小粒咖啡”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産品、證明商標及區域公共品牌創建運用。2022年“保山小粒咖啡”被列爲國家唯一地理標志産品保護示範區,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通過歐盟地理標志(GI)認證,成爲首批受歐盟保護的中國咖啡品牌,2025年“保山小粒咖啡”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範區被確定爲第一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範區典型案例。
保山市还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咖企和咖农之间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累计成立咖啡专业合作社88个、家庭农场6个,带动咖农5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超1.3万个,积极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实现助农惠农。2024至2025年产季,“保山小粒咖啡”每公斤市場綜合平均价超65元,全市从事咖啡产业的农户约1.3万户、5万人,亩均产值超9000元,咖农户均咖啡产业收入超10万元。(记者 李建国、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