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大桃彰顯著平谷區高質量發展的成績。
夏末秋初,走進“大桃之鄉”北京市平谷區,果園裏一個個鮮嫩飽滿的桃子挂滿枝頭,陣陣果香令人垂涎欲滴。
平谷大桃是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连续多年成为国庆礼桃,品牌价值超百亿元,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是平谷区農業科技创新和富农增收的重要载体。
近年來,從枝頭到舌尖,從傳統到未來,平谷區正以“桃”爲媒,串聯起科技、文化與産業,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走出一條“甜”到心裏的致富路。

種好桃靠天時地利,更離不開科技加持
大桃産業看平谷。平谷區是優良的大桃種質資源庫,擁有白桃、蟠桃、油桃、黃桃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核心栽培品種40多種,軟溶質與硬溶質、有毛與無毛、扁桃與圓桃兼具,多品類布局精彩紛呈。
好桃長在好地方。“平谷大桃的大部分耕種土地位于山前,土壤屬于微酸沙質,且富含微量元素,透水性好,抗澇性強,平谷地處暖溫氣候帶,日照充足、雨熱同期,每年6月至8月是大桃生産的關鍵時期,都能爲大桃生長發育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平谷區委農工委委員、平谷區果品服務中心主任喻永強介紹,平谷區地下優良的水質,爲大桃的生産提供了優質安全的水資源。
果大、色艳、味浓、甜度高,平谷大桃的优异品质和特色风味不只是得益于天时地利,更重要的在于种植技术的不断赋能。近几年,凭借着平谷農業中关村的崛起,这里的大桃被不断注入科技元素。
在峪口鎮西營村,一片占地50畝的“未來果園”正顛覆人們對傳統果園的認知。這裏天上飛著無人機,地上跑著無人車,開溝、除草、打藥、采收全程機械化。在“機械果農”的管理下,果園可以比傳統果園節省一半以上的人工。
这个由平谷区打造的智慧農業示范园,利用“空中卫星遥感+天上无人机+地上传感器”,搭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的果园智能感知系统、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智能分析平台、大数据存储与展示中心,实现土壤、水肥、气象、虫害、果树长势等实时监测管理和果品的全程溯源管理。
“如今,我們通過手機App就能輕松掌握澆水量和施肥情況,一切都有據可循。”北京鳳凰山益農果蔬産銷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賈保順自豪地介紹,“未來果園”作爲平谷區首家大桃種植標准示範基地,其桃樹行間距寬闊,株間距適中,使得各類新型農機能夠自如地在桃樹間穿梭作業,已全面邁入機械化管理時代。
堅持品質第一,不斷擦亮品牌名片
平谷區劉家店鎮素有“中國蟠桃第一鎮”的美譽,1.44萬畝桃林中,8000畝蟠桃林尤爲壯觀,每年産出約3500萬公斤鮮桃。曆經二十多年的精心培育,百余個大桃品種在這裏紮根結果,從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各類鮮果陸續成熟,果香四溢。
每年7月,穿過漫山遍野的桃林,在著名的丫髻山腳下,一場“人間蟠桃會”總會如期而至,將傳統的大桃農事活動升華爲全民參與的節日盛典。今年,已經是第十屆丫髻山“蟠桃盛會”,依舊熱度不減。
作爲活動的“重頭戲”,“甜桃王”擂台賽吸引了鎮域內數十名果農帶著精心培育的大桃參賽,評委從每戶果農的果品中隨機抽取10個檢測含糖量,通過取平均值進行排名,最終評選出各類果品獎次。寅洞村桃農李海蘋爲了在決賽中賽出好成績,她天不亮就進園子采摘,選了樹尖兒上的好桃。“這樣的果子著光面大,特別甜!”她告訴記者。
這場大桃比甜擂台賽的背後,是劉家店鎮對大桃品質嚴控的承諾。自2012年起,該鎮用“一規四線五把金鑰匙”誠信體系,開啓了“誠信村、厚德果、幸福人”誠信創建活動。十四年如一日的堅守,讓“誠信桃”成爲了劉家店鎮的金字招牌。
近幾年,在每屆的丫髻山“蟠桃盛會”上,獲得誠信村榮譽的村黨支部書記總會發出誠信倡議,持續將“誠信桃”的理念深植人心。“村裏的果園不打除草劑、不用違規農藥,以生物、物理方式防治。去年底,村裏還給大桃申請下了綠色有機認證。”松棚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勝介紹。
近年來,爲了讓優質的桃子變成“富民果”,劉家店鎮將大桃産業與文旅、電商融合,爲鄉村産業振興探索了新路徑。
“家人們,咱們平谷大桃只剩最後50單了,3、2、1,上鏈接!”在蟠桃會活動現場,劉家店鎮的村播達人、合作院校師生紛紛開播,吸引消費者不斷下單。
線上直播銷售不僅滿足了市民購物需求,更成爲向外界展示平谷大桃産業魅力、吸引企業投資入駐的重要窗口。“電商銷售增收作用越來越顯著,2024年平谷大桃線上銷售1.1億斤,銷售占比由2023年的26.7%提升到35.6%。”平谷區商務局副局長郭耀宇介紹。
十年耕耘,碩果盈枝。“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把大桃産業作爲富民強鎮的頭號工程,持續做強品質根基,用心擦亮‘丫髻福桃’品牌名片,全力優化服務保障,深入講好大桃故事,讓鄉親們的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富!”劉家店鎮黨委書記于群表示。
打造特色桃文化,産業邁上高質量
與劉家店鎮相鄰的大華山鎮,是享譽京城的“京郊大桃第一鎮”,擁有白桃、黃桃、油桃、蟠桃四大系列218個品種,大桃年均産量近1億斤,享有“大桃總收入第一”等北京鄉鎮級多項第一的榮譽。
8月,暑熱未消,大華山鎮桃園裏熟透的大桃壓彎枝頭。“預備——開始!”,在該鎮大桃文化博物館前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炫個桃”吃桃比賽激戰正酣。參賽者個個化身“桃粉”,面對鮮甜多汁的大桃,吃得狼吞虎咽、汁水四濺,引得觀衆陣陣喝彩,傳遞出平谷大桃的美味誘惑。
這邊是吃桃比拼,那邊是甜桃打擂。桃農紛紛拿出自家精心培育的中熟桃精品,角逐“甜桃王”桂冠。“早就知道平谷大桃甜,這次暑假專門帶孩子過來,不僅有吃桃比賽,還趕上‘甜桃王’擂台賽,體驗真是太棒了!”從市區帶著孩子趕來現場的遊客李萌激動地說。
一個個精彩活動是大華山鎮“以桃爲‘銘’·大桃産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的生動注腳。這次活動的重磅內容是爲該鎮的“桃源銘”大桃博物館進行揭牌,作爲平谷“兩山”理念的實踐成果,博物館不僅是大桃産業的“編年史”,更折射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成爲平谷文化的“傳承館”。
在大華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長勝看來:“諸多互動活動,不僅是對大華山鎮大桃産業發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更是開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起點。”
近年來,平谷區的大桃産業早已從枝頭延伸到創意裏。作爲地方特色農産品,平谷大桃除了鮮食,還逐步向精深加工轉化。研發桃膠、桃酒、桃花運勢皂等産品,延長産業鏈;開發桃花扇雪糕、桃花普洱茶、凍幹桃脆、黃桃果幹、功能飲品等細分領域産品,拓寬産業鏈,進一步提升平谷大桃附加值。
在大華山鎮大桃産業高質量發展活動上,華山好物展賣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成爲市區遊客新寵,商戶們精心布展,全方位展示大華山鎮一二三産融合豐碩成果。“以前只知道賣鮮桃,現在桃還能做文創?咱這桃真是渾身是寶!”大華山鎮前北宮村村民張秋芳舉著桃木工藝品感歎道。
一顆大桃彰顯著平谷區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当前,该区正全力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農業中关村创新成果加速转化,首都物流高地功能日益凸显,世界休闲谷魅力持续释放,“平急两用”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上,丰收的大桃是富民强区、振兴乡村的动人景象,平谷大桃的精彩故事也将一直继续。(芦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