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罗平实现包括旅遊、油菜籽加工等在内的“油菜花经济”产值近百亿元
油菜花,四葉黃花瓣,簇擁成團。
在滇東北的曲靖市羅平縣,85萬多畝油菜花花期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這座人口66.7萬的西南小城,不僅入選“全國十大油菜花海”榜單,更打造了“滇東油庫”“雲南油菜籽生産第一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等名片。
2025年油菜花花期,罗平县接待游客135万人次,一季度旅遊收入突破20亿元;2024年,当地实现包括旅遊、油菜籽加工、蜂产品等在内的“油菜花经济”产值近百亿元……小小油菜花何以托起西南小城近百亿元的产业?

浪漫花海催生富民産業
走进罗平富锌農業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菜油醇香弥漫,低温压榨生产设备正将饱满的油菜籽压榨、精炼,金黄的菜油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实现灌装。
“自2023年投入生产以来,公司销售收入两年间实现了翻番。”富锌農業董事长周伟介绍,罗平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为冬油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让企业发展有了扎实的原料保障。
像富锌農業这样的大型菜籽油加工企业罗平有6家,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当地撑起10余万吨油菜籽的年加工能力。
幾個月前,當油菜花盛開時,逾85萬畝油菜花鋪展成“金色浪潮”,吸引了全國各地上百萬名遊客。
雲上花鄉鄉村振興示範園景區是當地“花海經濟”的典型代表。這個由3個自然村、173戶村民組成的園區,借助滬滇協作項目資金支持,聯合政府、高校等多方形成合力,借油菜花之名將村落打造爲統一管理、客源共享的民宿集群。
“今年花期,108個民宿房間入住率達95%。一名遊客住一周,光餐飲、體驗項目就能爲村裏帶來3000元左右的收益。”雲上花鄉示範園負責人何雲說。
“示範園運營以來,已累計吸引遊客60多萬人次,帶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上海援滇幹部、羅平縣副縣長林洪介紹。
富民效應從景區輻射至全縣。板橋鎮金雞村村民郭景光家冬種油菜,夏種烤煙,每年毛收入約14萬元。2001年他在自家開了民宿,花期時8間房必定滿客。“僅此一項就可實現年收入約10萬元,比單純種地強多了。”他笑著給記者算了這筆賬。
浪漫花海還催生出“甜蜜事業”。每年春天,全國20多個省份的養蜂人帶著數萬群蜜蜂彙聚羅平,全縣2000多戶蜂農年産蜂蜜2000余噸,形成從原蜜到加工品的完整産業鏈,2022年至今産值超過2.4億元。
“罗平的‘油菜花经济’,已不是单一景观,而是一张交织旅遊、油菜籽加工、蜂产品等富民产业的立体网络。”罗平县委书记许韶发说。
田間小花何以絢爛綻放?
從榨油、賞花到釀蜜,田間小花成長爲近百億元産業的密碼是什麽?
政府引導規模築基——
“种植规模是最直接的突破口。”罗平县農業农村局副局长段苪说,20多年前,罗平县政府就锚定油菜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油菜种植规模扩大。
“每年从播种到收割,都会有农技人员全程为我们指导。”板桥镇金鸡村农户涂兴城种植油菜已有15年,在当地農業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流转土地,他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500亩。
如今,羅平油菜種植面積已從21世紀初的約30萬畝擴大到2025年的超85萬畝。油菜種植面積逐年遞增,造就了坡地峰叢間連片花田美景的蔓延,也爲全縣的菜籽油産業提供了更加穩定的原料供應。
“這是個正循環。”羅平縣文旅局副局長孫露露解釋,“規模越大,景觀越震撼,吸引遊客越多,越能帶動農戶增收,老百姓種油菜的積極性也就越高,而規模的持續擴大,又能吸引更多新業態。”
科技強鏈提升附加值——
“單純賣菜籽利潤太薄,必須拉長産業鏈。”段苪說,近些年,羅平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一批菜籽油精深加工企業,並提供土地、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升級技術設備,開發高端菜油、調和油、禮品油,豐富産品品類。
“我们引进的现代化低温压榨设备,每年可加工菜籽3万吨,产油1万吨,能最大程度保留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富锌農業销售部门负责人石磊介绍,公司生产的菜籽油因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在省内畅销,还远销广东、浙江等地。
融合業態打造品牌——
自1998年以来,罗平连续举办了20余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遊节,延伸出国际摄影大展、花海马拉松、乡村摩托嘉年华等10余类子活动,让“罗平油菜花”从一处季节性景观转变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油菜花+”旅遊品牌。
2025年羅平馬拉松賽事期間吸引了國內外1.5萬名跑者,帶動超過30萬名遊客到訪,顯著拉長了遊客停留時間和消費鏈條。
“以前只曉得春天來看花,沒想到夏天騎車也這麽爽!”來自貴州銅仁的摩托車騎手田勇感歎道,他剛剛結束2025雲南省鄉村摩托嘉年華羅平站比賽。
未來如何持續發展?
羅平下一步的規劃是以花爲媒持續擦亮多業態融合發展的“金色名片”。
“种植端科技赋能是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罗平县農業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胡峻说。
罗平县農業部门正联合中国農業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攻关选育含油量更高、机收损失率更低的油菜品种。
与此同时,在農業和文旅部门牵头下,一套新型种植模式正在当地试点。在云上花乡示范园的试验田里,技术人员正指导农户,进行下层种油菜、上层栽桃花的立体套种。
“這是爲了打造‘空中看色塊、地面賞細節’的全新花田景觀和賞花體驗,讓花海更有層次,花開更持久。”何雲說。
针对花海旅遊淡旺季失衡问题,罗平正深挖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民族文化、山水康养、避暑旅居等,将这片山谷洼地从“一日看花”的热闹升级为“四季可游”的深度体验,通过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熨平旅遊的波峰波谷。
在大水井鄉棠梨凹村,一批依托苗族原始民居設計的特色民宿正在如火如荼地改造建設中。
“我們要證明,羅平的魅力遠不止于春天。”棠梨凹山海印民宿負責人王鏡信心十足,“未來,即使過了油菜花期,苗繡體驗、篝火晚會等項目,山水田園的靜谧,同樣能讓遊客流連忘返。”
立足特色、全链融合,罗平县的油菜花将更加灿烂绽放。(记者 吉哲鹏、胡了然、熊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