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慕尼黑車展上,不斷拓展歐洲市場的中國企業,成爲撐起本屆慕尼黑車展的“中堅力量”。
两年一度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国际车展,昨天在德国慕尼黑拉开帷幕,9日至14日将向大众开放。這屆慕尼黑車展上,不斷拓展歐洲市場的中國企業,成爲撐起本屆慕尼黑車展的“中堅力量”。

中國展商成爲車展“中堅力量”
慕尼黑车展原名“法兰克福车展”,因2021年起将主办地改至慕尼黑后,被称为“慕尼黑车展”。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展會现场上,德国本土企业利用主场优势,多家企业发布了最新功能的新款新能源汽车。
除此之外,這屆慕尼黑車展上,748家展商中,共有116家中國企業參展,相較于2023年70家參展的中國企業,數量再創新高,展示內容涵蓋新能源整車、三電系統、汽車智能化軟硬件等全産業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柳燕:中国企业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集中亮相,是企业品牌与产品实力的展示,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中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歐洲增長勢頭強勁
不僅是慕尼黑車展上中國展商全産業鏈集中亮相,記者注意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上的銷量正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根据欧洲一家知名汽车市場数据分析机构的数据,今年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場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份额达到9.9%。这家机构的数据同时显示,中國品牌在欧洲整个汽车市場的占有率已达5.3%,连续三个月突破5%大关。
在歐洲市場上的強勁表現,使多家整車企業也加快了進軍歐洲市場的步伐。在慕尼黑車展上,廣汽集團負責人表示,中歐汽車産業正從“競合”走向“共融”,未來雙方將攜手爲全球移動出行帶來創新突破。
广汽集团董事长 冯兴亚: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場,也有全球最广泛的用户。这一点决定了中国车企必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不断以高价值创新去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可以说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国车企已经建立起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爲中歐經貿合作亮點和標杆的汽車産業,一直是中歐共榮的關鍵領域。在全球汽車産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變革的浪潮中,中國汽車産業正逐步從“學習者”變身爲“參與者”。
中國汽車産業從“單車出海”邁向“生態出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中國正以全面的供應鏈體系向世界展示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完整生態,這足以說明中國汽車“出海”模式正從單一的産品貿易,升級爲全産業鏈協同“生態出海”的新階段。
在慕尼黑國際車展上,不僅是整車企業,多家中國電池企業展示了包括锂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大圓柱電池在內的最新尖端技術。更重要的是,中國有的企業已經完成了在歐洲的本土化産能布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多種模式探索,積極尋求突破,從直接貿易出口的形式爲主,升級到在歐洲本地化生産、開展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深化。比亞迪、奇瑞、零跑、甯德時代等企業在歐洲建廠或深度合作,引領了中國汽車産業的“生態出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柳燕:我们认为,本土化、多元化、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是走进欧盟模式的关键词,产业链各方“组团出海”也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形成合力,为中国汽车在欧盟市場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罗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