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細節促成的制度 
(发布日期:2005/11/30 8:56:00)
  浏覽人數:208

点此滚屏鼠標雙擊自動滾屏 

    1880年,乔治·伊斯曼创建了柯达公司。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如何将公司做大。1889年的一天,乔治·伊斯曼收到一名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内容不多,字迹看起来也不优美,但却让他眼睛一亮。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乔治.伊斯曼以前看来,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这次,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

  喬治·伊斯曼立即召開表彰大會,發給這名工人獎金。“柯達建議制度”也就應運而生了。

  在柯達公司的走廊裏,每個員工都能隨手取到建議表;丟入任何一個信箱,每個建議表都能送到專職的“建議秘書”手中。專職秘書負責及時將建議送到有關部門審議,做出評鑒。建議者隨時可以撥打電話詢問建議下落。公司裏設有專門委員會,負責建議的審核、批准以及發獎。100多年過去了,柯達公司員工提出的建議接近200萬個,其中被公司采納的超過60萬個。目前,柯達公司員工因提出建議而得到的獎金,每年在150萬美元以上。

  “柯達建議制度”在降低産品成本核算、提高産品質量、改進制造方法和保障安全生産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每個職工提出一個建議時,即使他的建議未被采納,也會達到兩個目的:一是管理人員了解到了職工在想什麽;二是建議人在得知他的建議得到重視時,會産生滿足感,工作越發努力。

  現在,柯達員工已逾萬人,公司業務遍及世界各地,産品涉及影像、醫療、資料存儲等領域。——誰敢說,這沒有“柯達建議制度”的一份大功勞?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