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篇:應對貿易爭端企業主動出擊
(发布日期:2006/3/8 10:19:56)
浏覽人數:
235
鼠標雙擊自動滾屏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劲增
剛剛過去的2005年,中國外貿應對了形形色色的貿易摩擦,其中在應對歐美紡織品特保調查問題上,無論政府還是業界都打了個漂亮仗,對歐美紡織品出口談判達成協議,2006年紡織品出口按協議繼續保持增長。
據海關統計,2006年1月廣東服裝出口繼續增長51%;最令人欣喜的是,出口産品結構正在悄然調整,2006年1月,僅廣東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就猛增近四成,成爲廣東外貿的重要拉動力。盡管加工貿易仍爲廣東高新技術産品最主要的出口方式,但最能代表國際競爭力水平的一般貿易出口迅速增長,1月份出口額已達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這與總理200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裏面提到的“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合理布局”不謀而合。
主動迎戰企業或有生機
進入加入世貿組織後過渡期,貿易摩擦增多。去年,歐盟對我國的皮面皮鞋進行了反傾銷調查,是坐以待斃還是主動迎戰?廣州一家制鞋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在從前,人家歐盟要反傾銷的話,那也只能隨便人家怎麽辦,大不了撤出市場,可是現在生意做大了,如果不應訴就只有死路一條,主動迎戰或許會有生機。
2006年2月8日,廣東8家制鞋企業在廣州發起成立了“歐盟對華鞋産品反傾銷應對聯盟”,中國企業結成攻守同盟,聯合應對來自國際的貿易糾紛,這在出口業界是史無前例的。該聯盟的發起人廣州番禺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向記者表示,這對中國企業能否打贏反傾銷官司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健全機制應對貿易爭端
記者從廣東省外經貿廳獲悉,作爲國內首屈一指的進出口大省,廣東去年3月就開始啓動了“廣東省出口商品預警機制”,該預警機制目前運作良好。海關分析人士指出,憑借這個預警機制,出口企業和行業協會可以及時掌握預警信息,並于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避免陷入反傾銷等漩渦中。
信息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